首页     新闻资讯   行业新闻
低温高纯气体的制备方法
创建时间:2025-08-29  浏览量:0


二氧化碳


低温高纯气体是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,其高纯度与低温特性使其在半导体、医疗、化工、航空航天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。制备低温高纯气体需通过精密的物理分离技术,核心在于利用气体组分间物理性质的差异实现分离与提纯。以下为几种主流制备方法:


一、深冷空分法


深冷空分法是最传统的制气技术,通过低温精馏实现气体分离。其原理基于不同气体沸点差异:以空气为原料,经压缩、净化后冷却至液化温度(如液氮-196℃,液氧-183℃),利用精馏塔内多次汽化和冷凝过程,将氮气、氧气等组分逐级分离。该方法可产出纯度高达99.999%以上的气体,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,如钢铁、化工行业。但设备复杂、占地大、基建成本高,启动时间长(需12-24小时),适合大型企业长期稳定供气。


二、PSA变压吸附法


PSA(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)技术利用分子筛吸附剂的选择性吸附特性分离气体。以碳分子筛为介质,在加压时吸附氧气等杂质,减压时解吸并排出,从而获得高纯氮气。该技术流程简单、自动化程度高,可在15-30分钟内快速产气,能耗低且操作灵活,纯度可根据需求调节(95%-99.999%)。PSA法适用于中小规模用户,如电子制造、食品保鲜等领域,其设备占地小、投资成本较低,成为当前主流制氮技术。


三、膜分离技术


膜空分制气依托气体渗透速率差异实现分离。高分子膜材料(如聚酰亚胺)在压力下允许氮气快速透过,而氧气等杂质被截留,从而富集氮气。该技术结构紧凑、启动迅速(≤3分钟)、维护成本低,尤其适合氮气纯度≤98%的场景,如轮胎充氮、金属焊接。但当纯度要求高于98%时,成本较PSA法高,需综合经济性评估。


四、低温精馏与吸附联合法


针对极高纯度需求(如半导体级气体),常采用低温精馏与吸附联合工艺。先通过深冷初步分离,再利用低温吸附剂(如活性炭、分子筛)进一步去除微量杂质(如水分、烃类)。该组合可确保气体纯度达99.9999%以上,满足严苛工艺要求,但设备复杂度和成本相应提升。


技术挑战与未来趋势:


1. 能耗优化:低温制备需大量冷量,开发高效制冷机组与绝热材料(如真空绝热板)是降低能耗的关键。

2. 智能化控制:引入物联网与AI技术,实时监测纯度、压力参数,提升生产稳定性与安全性。

3. 绿色工艺:减少碳排放,如利用可再生能源驱动制冷系统,或开发新型无污染吸附材料。

咨询热线

咨询热线

17371457003

手机号码

17371457003

微信咨询

二维码

微信咨询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