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    新闻资讯   行业新闻
医用气体如何安全使用
创建时间:2025-05-23  浏览量:0


氧气


医用气体作为医疗救治不可或缺的要素,直接关系患者的生命健康。氧气、二氧化碳、氮气等气体在急救、手术、诊断中广泛应用,但其特殊性质也带来潜在风险。为确保安全,必须严格遵守使用规范,从储存、操作到维护各环节严密把控。


首先,储存与运输环节需严守安全底线。氧气瓶应置于阴凉通风处,避免曝晒和高温环境,距离明火至少10米,暖气1米以上。搬运时轻拿轻放,配备防震圈防止撞击。二氧化碳等气体钢瓶需分类存放,空瓶与实瓶明确标识,避免混放。所有气瓶应定期检验,淘汰材质缺陷或超期使用的设备,杜绝因设备老化引发的泄漏或爆炸隐患。


操作规范是安全的核心。使用氧气时,务必遵循“四防”原则:防火、防油、防热、防震。氧气瓶阀门及接口严禁油脂接触,避免引发燃烧。调节流量应先分离管道再操作,防止高压气流冲击呼吸道。二氧化碳使用时需监测浓度,避免高浓度导致窒息风险。各科室如手术室、ICU等,操作人员须经过专项培训,熟悉气体特性与应急流程,确保设备连接无误后再启动供气。


设备维护与检查不可或缺。医疗机构应建立定期巡检制度,每日检查管道密封性、压力表状态,及时清理过滤器与阀门。发现漏气时,立即切断气源,使用专用工具修复,严禁明火查漏。压缩空气系统需定期检测压力与流量,如出现异常排气量,按“从简到难”原则排查单向阀、过滤器等部件,避免因设备故障影响供气稳定性。


应急处理能力是安全屏障的最后防线。医院需制定气体泄漏应急预案,配备正压式呼吸器、灭火器材等装备。发生泄漏时,迅速撤离人员,切断气源,通风疏散。若无法立即堵漏,将气瓶移至空旷处放空。同时,所有区域设置醒目警示标识,明确责任人与操作流程,定期演练提升全员应急响应效率。


医用气体安全管理是医疗质量的基石。从个体操作到系统管理,每个环节都需以严谨态度执行标准。只有将安全规范融入日常细节,才能最大化发挥医用气体的救治价值,为患者生命护航。


武汉中鑫瑞远气体有限公司服务专线:17371457003

咨询热线

咨询热线

17371457003

手机号码

17371457003

微信咨询

二维码

微信咨询

返回顶部